
联系我们

今年35岁的张坤是燃气集团新能源公司联合技术中心负责人,该公司业务涉及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生物质能、地热能、污水能、太阳能、余热余压利用等众多领域,范围广、难度大。他入职以来,充分发挥技术特长,在课题研究和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同时还为市场开发和生产管理一线提供技术支持,为企业科技创新和市场开拓不断贡献力量。 潜心钻研 厚积薄发 ![]() 去年,新能源公司成立了八个新产业研究课题,张坤负责太阳能产业技术课题的研究。当时新能源公司在光伏发电行业还处于摸索阶段,张坤主动承担行业调研的重任,从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到考察已投运光伏项目,从自主学习行业技术规范到与专业技术人员反复交流,逐渐对光伏发电系统有了清晰的认识。 公司决定发展光伏发电项目,如何能在短时间内追上竞争对手的脚步,弥补起步较晚的劣势?张坤先是联合业务部门对行业主流设备和商业模式进行调研,积累丰富的数据,再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委外编制的契机,与设计院资深专业人士进行深入交流学习,逐渐掌握设计过程中关键环节,对项目的方案设计有了更深的理解。 调研交流过程中,他发现自用电率是影响分布式光伏项目经济性的重要因素,然而却容易被忽略。为此,他结合自己在天然气分布式能源行业多年的技术经验,将逐时负荷的概念引入分布式光伏行业,通过对逐时发电负荷和逐时用电负荷的对比分析,能够更精准地确定项目自用电率。再借助自己多年的技术积累,独立搭建了计算模型,使公司从此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分布式光伏项目筛选依据。 在忙碌的工作间隙,张坤从燃气集团技术标准化体系建设中获得灵感,他意识到利用标准化程序可以为市场开发提供更快更好的技术支持,就组织公司内部人员开发了光伏项目经济性测算软件,10分钟就能够完成之前近1周做完的测算工作,不仅得到了市场人员的高度评价,也受到行业认可,目前已取得5个软件著作权。 “业主刚把资料给我,我就用软件输出项目建议书发给了对方。业主不仅对方案很满意,更认可公司的技术实力。这个项目成功概率非常大。”市场开发人员刚从业主办公室出来,就迫不及待给张坤打来了电话。 除了产业研究,张坤还非常注重提升在生产运行实践中的自主创新能力。他负责的消防水箱水蓄冷技术改造项目在2022年陕西省创新方法大赛获得一等奖,为新能源公司取得科技比赛中最好成绩。 恪尽职守 助力市场 ![]() 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综合能源项目中每一个边界条件的变化都可能会影响技术方案的选择,从而导致整个决策结果产生偏离。为了降低公司投资决策风险,提高市场开发成功率,每个项目张坤都要去现场调研。从陕北到陕南,综合能源业务所及之处常见他的身影,足迹遍布40多个项目,而每个项目都需多次往返现场,了解业主的生产工艺和用能环节,精确调研用能种类和参数要求。反复交流沟通,才能确定最终的结果。 “有一段时间项目特别多,不知道第二天会出现在哪个项目上,他就一直背着电脑,方便随时开展工作。可能今天在西安讨论项目开发思路,明天就出现在延安项目现场调研了。”同部门的刘旸说道。 2022年,张坤和同事一道注重技术方案先行,每个项目都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多个可行的技术方案,并对各个方案进行多维度的论证,确定最佳的技术方案。通过持续提升精准化服务水平,累计促成6个项目签约落地。其中延长橡胶和博业塑胶光伏项目为公司光伏业务打开了新局面,落地的其他项目也为进一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供了有力支撑。优异成绩的背后,离不开他在项目现场实地勘查,在办公室里完善方案,或在谈判现场据理力争的辛勤付出。 学思践悟 笃行致远 ![]() 综合能源业务的特点是技术路线多样、项目条件各异,每个项目都需要有定制化的方案。要保持技术方案的先进性,就必须不断地学习,张坤深谙其道,并努力践行。 为优化分布式能源项目装机方案,提高运行效率,节约投资和运行成本,他加班加点翻阅专业书籍,自学暖通知识,获取国家公用设备工程师资格。由于技术过硬、博学多才,他被同事誉为新能源公司技术“百事通”。 2021年6月,威斯汀酒店分布式能源项目溴化锂机组发生低温停机故障,售后人员迟迟未能分析出故障原因,张坤赶往现场分析运行数据并进行检查后,判定是溴化锂机组自带的靶式流量开关损坏,在流量低于设定值时未发生报警信号,并由于冷却水泵设置为延迟关闭,导致溴化锂机组停机后继续惯性制冷,加剧冻管现象,随后提出对控制系统的优化建议。在厂家的专业工程师到场检修后,得出了与张坤一样的结论,“你们的工程师真是专业啊!”他们赞许道。 一枝独放不算春,满园花开才是春。作为联合技术中心的负责人,张坤积极营造“乐于分享、共同进步”的技术氛围,与技术人员共同成长。在组织进行公司首个规模化光伏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时,他详细分解报告各个章节的专业和技术要求,并向首次参与编制的技术人员分享自己以往编制经验。在编制过程中,他组织大家学习交流本专业知识,共同扩大知识面。最终报告顺利通过专家评审,项目也已建成发电。 “能够在公司飞速发展的过程中有作为、有担当,这是非常值得骄傲的事情。”张坤说。“2022年,公司实现首个规模化光伏项目的建成投产、首个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首个业务拓展软件的开发、首个省级科技比赛一等奖的获得……完成了众多从0到1的突破,都离不开像张坤这样业务能力过硬的专业技术人员的贡献……”采访最后,新能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贺强表示。 (责任编辑:鲁峰) 国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国企网或《国企》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